汽车新能源

成都跃居“全国汽车第一城” 中能链探索能源补给一体化发展路径

近年来,中国车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车市风向标。在国内,各大城市间关于“汽车第一城”之争也日渐焦灼。其中,成都的表现尤为亮眼,今年9月成都汽车保有量超630万辆,跃居“全国汽车第一城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上半年成都新能源汽车产量2.10万辆、同比增长40.6%,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的背后,是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速所带来的底气。

如今各地都在大力推动智慧交通和城市建设,成都只是全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个缩影。事实上,政策层面早就将充电设施纳入新基建,并鼓励适度超前建设充电桩等基础设施,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。

就现状来看,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布局较为分散,充电桩不足问题依然突出。想要解决充电难的问题,最直接的办法是增加充电桩数量,但充电桩属于重资产投入,且回报周期长。与盲目寻求增量相比,如何优化整合存量充电桩资源、提升现有充电体系利用效率,无疑是更具优势的解决方案。

目前,以中能链为代表的能源资产运营商在这方面已经有所突破。中能链在赋能传统加油站转型过程中提出了综合能源港方案,在加油站的基础上建设充电桩,可兼顾传统燃油车和电动车的补能要求。据悉,综合能源港聚合多种能源品类和多种商业业态,在这里车主可一站式完成加油、充电等能源补给,还可体验车后、购物和餐饮等服务,非常省心便捷。

当然,这一切都离不开中能链资源整合能力的支撑。众所周知,建设充电场站并非易事,资金、场地、电网容量、数据资源均是入局者要面临的“高门槛”。中能链联合能链智电可提供从选址、软硬件采购、EPC总包,到运营运维、场站管理等增值服务,实现了运维体系高效联动。如果说充电桩只是单个的充电设备,那么中能链以充换电基础设施为核心的“一张网”就是深度融合的能源枢纽系统,推动了全链条式可持续发展。

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,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落实这一战略的有力保障,产业链相关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为“新基建”探索特色化场景。随着中能链在能源行业的持续深耕,综合能源港模式有望推动能源企业加快转型步伐,并助力整个产业链价值升维。

标签: